第119章 周亚夫:我功劳太大了-《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而这就意味着此战,即是周亚夫扬名青史的成名战,也将是这位千古名将的绝唱……

    “绛侯……”

    意识到周亚夫即将结束军伍生涯,程不识只觉一阵悲从中来。

    周亚夫倒是颇为坦然,仍带着那抹轻松的笑容,面带赞赏的对程不识微一颔首。

    “急流勇退,需要大勇气、大智慧。”

    “——我或许没有那样的智慧,但至少有这样的勇气。”

    “毕竟过往百十年,因功高震主而不得善终的前车之鉴,实在是太多太多……”

    语带唏嘘得道出此语,周亚夫也稍敛去面上笑意,悠悠发出一声长叹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话语中,周亚夫的语调,也随之带上了若有似无的遗憾。

    “没能率领我汉家的锐士,和匈奴人大战一场——这将是我毕生的憾事。”

    “但能为我汉家,平定这场虽然只有不到三个月,却也荼毒了大半个关东的吴楚之乱,我也算是‘不堕先祖之威名’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在我之后,我汉家的将军——尤其是年轻的将军,便将很难再有可堪一用者。”

    “如那骁骑都尉李广,知之身先士卒,却不知筹谋布局、进退列阵;”

    “又如那中郎将郅都,分明是个将军的胚子,却非要拿着一本《韩非子》,去朝中走酷吏的路子……”

    ···

    “我找了很多年。”

    “我汉家在我之后,可堪一用的下一代将帅——我找了许多年,也观察了很多人。”

    “在我看来,依程都尉的才学,应该是能在我之后,扛起我汉家的帅旗的……”

    周亚夫此言一出,程不识何尝听不出:太尉周亚夫,这是隐晦的表示想要收自己为弟子,以传授兵阵方面的毕生所学?

    就算是不记名、非正式的那种,单是这传道受业之恩,也足以让程不识,将周亚夫视作毕生的老师!

    只是和骁骑都尉李广所不同:程不识的稳重,不单体现在用兵之上。

    在政治方面,程不识,也同样稳妥到让人叹为观止……

    “太尉急流勇退,即没有为难陛下,也没有难为自己——这实在是令末将拍马都不能及其一二的大勇气、大智慧!”

    “只是末将一生持重,为人处世,乃至排兵布阵,都向来只求一个‘稳’字。”

    “——守成有余,却进取不足。”

    “像我这样的人,或许可以守一座城、一个郡。”

    “但让我来指挥一场大战,最好的结果和最差的结果,恐怕,都只是不败而已……”

    程不识这么说也没错。

    作为一个将‘稳’字贯彻一生的男人,程不识用兵一板一眼,步步为营,出不了大篓子,但也很难立下大功,自更不用说奇功。

    但这些话由程不识本人说出,显然就不是这个意思了。

    ——作为武人,程不识当然也有着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展望。

    之所以这么说,与其说是否定自己,倒不如说:是在委婉的拒绝周亚夫。

    听出程不识的这层意图,周亚夫却并没有感到失落,又或是恼羞成怒。

    只深深看了程不识一眼,才将眼中,那更多了三分的欣赏之意敛去;

    含笑低下头,看着面前写有军报的竹简。

    过了好一会儿,才将竹简合上,抬头望向程不识,深吸一口气。

    “叛军差不多要动了。”

    “——东南方向的佯攻,我派了几员宿将。”

    “西北方向,就交给程都尉独自应对。”

    很显然,这是考验。

    全权指挥作战,应对吴楚联军主力的夜袭+强攻,是周亚夫对程不识的考验。

    至于考验什么,二人心里都清楚;

    但这除了是考验,也同样是周亚夫对程不识下达的军令。

    对于骁骑都尉李广而言,军令,或许只是一块用来擦屁股的厕筹;

    但对程不识而言,军令,当真如山……

    “喏。”

    最终,程不识领命而去。

    而在身后,望着程不识离去时的背影,周亚夫才刚压下去的嘴角,也终是再度翘起一抹愉悦的弧度。

    “好啊……”

    “好……”

    “无论是用兵还是做人,都远非那骁骑都尉李广所能比;”

    “好……”

    “好………”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